對骨傳導耳機早有耳聞,相信有很多人聽到骨傳導耳機都會在想同一個問題:骨傳導意味著什么?之前體驗過幾款,這幾年來,南卡是骨傳導繞不開的話題,下面我就從南卡的這款Runner CC3入手,將所有體驗感受分享給大家。
▎開箱

產品包裝挺有酷炫,設計了一些運動風格的剪影,暗示這是一款主打外出和運動的無線藍牙耳機,整個畫面有純色色塊組成,比較偏歐美,不過包裝正反面主要是中文,這個包裝設計總體來說還是很有國際范。

背面是中文的產品主要功能介紹,頂部是一排產品特性圖示,下側是一些包括生產環保標識之類的產品信息。

翻開包裝,耳機本體靜躺在里面,由于耳機下方突出,盒子內部最右邊設計了一個挖空區域,耳機剛好嵌入其中。
揭開透明殼,收納盒和耳機本體靜靜地等待我的喚醒。
盒子內:
耳機x1
耳塞 x1
充電線x1
說明書x1
保修卡x1
揭開透明殼,收納盒和耳機本體靜靜地等待我的喚醒。
盒子內:
耳機x1
耳塞 x1
充電線x1
說明書x1
保修卡x1
▎外觀

南卡Runner CC3這次推出了紅黑兩種配色,我收到的是紅色款,周身完全是紅色。
南卡Runner CC3乍一看的確有點像孫悟空的經箍哈,如果推出一個金色款還是戴在頭頂當裝飾……哈,開個玩笑,講真最好看還是灰色或者深藍紅色這樣子的。
南卡Runner CC3乍一看的確有點像孫悟空的經箍哈,如果推出一個金色款還是戴在頭頂當裝飾……哈,開個玩笑,講真最好看還是灰色或者深藍紅色這樣子的。

貼面材質比較親膚,拿到手上都想多摸兩下。但是做工有些粗糙,不過畢竟在室外使用,會沾上汗水,會越用越糙,所以做工好最后可能也會變糙。
整機重28g,實際上手比我看到產品圖后感覺的要略輕。
整機重28g,實際上手比我看到產品圖后感覺的要略輕。

南卡Runner CC3的充電觸點采用下沉式設計,好處是減少磨損,代價是容易積灰和污漬。
充電接口帶有液體殘留檢測功能,當接口處覆蓋有汗液等液體時,會發出提示音,只有在機主將液體擦拭干凈后,才可繼續充電,這是一個貼心但必要的設計,因為作為常常在開車和運動中使用的耳機,接觸汗液的幾率會非常大,有了這一提示,充電變成更安全了。充電觸點旁邊的小孔是狀態指示燈。
充電接口帶有液體殘留檢測功能,當接口處覆蓋有汗液等液體時,會發出提示音,只有在機主將液體擦拭干凈后,才可繼續充電,這是一個貼心但必要的設計,因為作為常常在開車和運動中使用的耳機,接觸汗液的幾率會非常大,有了這一提示,充電變成更安全了。充電觸點旁邊的小孔是狀態指示燈。

充電觸點和音量鍵放置在耳機右側,畢竟大部分人都習慣右手,音量鍵表面設計成凸起結構,實際體驗了下盲操作還是有點對不準。

頭箍采用了記憶鈦金屬材質作為軸心,可調尺度很大,據說拉直都沒問題,試了下,確實柔韌度很高!據說本款耳機采集了八千份亞洲人耳的數據,設計出符合人體工學的記憶彈性的耳機弧度。

耳機后部的頭箍實際上留出了一段空隙,應該是為了方便頭發長的女生使用。

為了平衡后部的圈,在耳朵前部會有一個略有份量的部分,而恰好這個部分也需要承擔發聲單元的作用,那么一般的樂理知識我們都懂,同等條件下對比,發聲單元越大聲音的空間感越好,但是考慮到佩戴舒適性的問題,又不能太大,南卡Runner CC3的揚聲器更接近扁平方形,線條輪廓更硬直一些,提升了35%的發聲面積,與面部的貼合面積更大,這也是在佩戴舒適度和音質上所做出的權衡。

佩戴方式并不是將耳機前端放在耳道外,而是放在耳屏外側,這才是正確的佩戴方式。左側印有南卡的LOGO。

南卡Runner CC3的造型線條很細,整體基本保持圓潤,很有未來感。
▎音學硬件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骨傳導,我就不復制粘貼百度百科,我的理解就是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通過耳膜收集轉化給聽小骨,然后經過聽覺神經的翻譯形成一種可識別的訊號,而骨傳導就是直接跳過耳膜,直接將聲音以震動的方式直接傳給聽小骨。
基于這一特性,骨傳導耳機至少有以下四大好處:
● 聽力。因為不需要耳膜,聽力不受影響。
● 安全。戴著骨傳導還能聽到周圍的環境音,避免類似于開車聽不到外界聲音而發生事故的危險。
● 衛生。不需要進入耳道,對維護耳道衛生有幫助。
● 穩固。骨傳導耳機固定于頭部,運動中不易脫落。
基于這一特性,骨傳導耳機至少有以下四大好處:
● 聽力。因為不需要耳膜,聽力不受影響。
● 安全。戴著骨傳導還能聽到周圍的環境音,避免類似于開車聽不到外界聲音而發生事故的危險。
● 衛生。不需要進入耳道,對維護耳道衛生有幫助。
● 穩固。骨傳導耳機固定于頭部,運動中不易脫落。

南卡Runner CC3此次搭載了16.2mm超大尺寸骨傳導振子,集中優化了聲音的傳輸方向,相比傳統的骨傳導振子提升了35%的發聲效率,獲得了下潛更足以及更好中低頻輸出表現。
得益于一體無縫設計,防水方面最高可支持IPX6防水防塵,能夠有效抵御日常使用中汗水和雨水的侵蝕,磁吸式的充電口,也是防水的,所以,一般的運動出汗和雨水濺濕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游泳應該是不行的。
另外Runner CC3增加了一個版本,即4G內存版,可以存放約75首無損歌曲(50MB),375首普通歌曲(10MB)。
得益于一體無縫設計,防水方面最高可支持IPX6防水防塵,能夠有效抵御日常使用中汗水和雨水的侵蝕,磁吸式的充電口,也是防水的,所以,一般的運動出汗和雨水濺濕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游泳應該是不行的。
另外Runner CC3增加了一個版本,即4G內存版,可以存放約75首無損歌曲(50MB),375首普通歌曲(10MB)。
▎藍牙連接
這次,南卡Runner CC3率先采用了高通藍牙5.3芯片,要知道很多千元旗艦耳機都未必使用了這一版本的藍牙,有著更穩定的藍牙連接。
實際體驗的時候聆聽音樂延遲極小,在有效范圍內信號穩定,日常體驗十分順暢。日常使用和手機、播放器連接一次后,再次打開會自行連接,使用體驗不錯。
實際體驗的時候聆聽音樂延遲極小,在有效范圍內信號穩定,日常體驗十分順暢。日常使用和手機、播放器連接一次后,再次打開會自行連接,使用體驗不錯。

然后試了一下隔一堵墻的效果,依然穩定,音質也沒有波動。于是我又繼續走到更遠的房間,這次隔了兩堵墻,大約15米的距離,沒想到竟然連接和音質依然都很穩定,是因為耳機比較新的緣故嗎?總之,我挺驚訝,這樣手機只需放在家里的任何一個地方,帶著耳機可以隨處走動。
打游戲延遲方面,官方數據是60ms,實際體驗延時相比我之前用的藍牙5.1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玩游戲也沒什么太大問題。
打游戲延遲方面,官方數據是60ms,實際體驗延時相比我之前用的藍牙5.1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玩游戲也沒什么太大問題。
▎實際體驗
首先我真的喜歡骨傳導,之前我評測真無線的時候,塞住耳腔滿耳朵的感覺非常不舒服,特別是夏天,如果還是在運動的話,感覺整個大腦都會非常悶,而骨傳導沒有這樣的問題。
運動
運動

實測發現無論是跑步還是跳躍都比較穩固,除了略微影響音質的差異,聽清楚內容是沒問題的。即便跳躍中左右甩動頭部也不易掉落。
通話降噪和防漏音
南卡Runner CC3內置AI智能通話降噪系統可以通過耳機麥克風實時采集環境噪音和人,精確調校人聲細節,配合算法智能識別環境音,能夠實現更清晰的拾音降噪效果,發聲時抵消噪音,這樣就實現了通話降噪。
市面上大部分耳機基本都有一定程度漏音,入耳式由于堵住了耳道,大部分聲音都被封閉在耳道中,而骨傳導這方面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缺陷。
南卡Runner CC3采用了最新的防漏音設計,采用的是OT閉合防漏音3.0,屬于旗艦機同款的南卡的獨家技術OT閉合防漏音技術3.0,實現了漏音降低了90%。音量調整到60%,一體無縫同時也順便解決了外殼振動,進一步減少漏音現象。
這款附贈了海綿耳塞,如果無需接收外界的聲音只是想靜靜地聽一首歌,那么將海綿耳塞塞進耳孔里。之所以會有這種效果,大概是會形成一個空腔,隔絕外界噪音,并且不讓聲音漏出。
實測體驗周圍的人也很難聽到你耳機中播放的聲音,改善非常明顯。
智能一拖二
通話降噪和防漏音
南卡Runner CC3內置AI智能通話降噪系統可以通過耳機麥克風實時采集環境噪音和人,精確調校人聲細節,配合算法智能識別環境音,能夠實現更清晰的拾音降噪效果,發聲時抵消噪音,這樣就實現了通話降噪。
市面上大部分耳機基本都有一定程度漏音,入耳式由于堵住了耳道,大部分聲音都被封閉在耳道中,而骨傳導這方面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缺陷。
南卡Runner CC3采用了最新的防漏音設計,采用的是OT閉合防漏音3.0,屬于旗艦機同款的南卡的獨家技術OT閉合防漏音技術3.0,實現了漏音降低了90%。音量調整到60%,一體無縫同時也順便解決了外殼振動,進一步減少漏音現象。
這款附贈了海綿耳塞,如果無需接收外界的聲音只是想靜靜地聽一首歌,那么將海綿耳塞塞進耳孔里。之所以會有這種效果,大概是會形成一個空腔,隔絕外界噪音,并且不讓聲音漏出。
實測體驗周圍的人也很難聽到你耳機中播放的聲音,改善非常明顯。
智能一拖二

就是同時連接兩臺設備(手機),然后就無須重新配對就可以無縫切換,這個可以解決兩臺手機或者設備漏接電話的痛點。根據一段有點繁瑣的組合鍵操作,終于開啟了這個功能。(不過過渡銜接不是很流暢,第一臺設備暫停了音樂,第二臺設備要反復按暫停和播放才能激活。)
音量
開到100%的時候,放在桌面距離耳朵30公分,依然能聽到聲音,此時帶上則受不了,音量是足夠了。解決了聽得見的問題,下面的問題就是好不好聽了?
音質
14.5MM超大尺寸振子的表現怎么樣呢?首先你必須明確一點,由于聲音傳導方式的差異,骨傳導耳機和其他真無線立體聲耳機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音質我不會詳細、有板有眼的去測試,就說一個總體感受吧:比預期要好很多。
音量
開到100%的時候,放在桌面距離耳朵30公分,依然能聽到聲音,此時帶上則受不了,音量是足夠了。解決了聽得見的問題,下面的問題就是好不好聽了?
音質
14.5MM超大尺寸振子的表現怎么樣呢?首先你必須明確一點,由于聲音傳導方式的差異,骨傳導耳機和其他真無線立體聲耳機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音質我不會詳細、有板有眼的去測試,就說一個總體感受吧:比預期要好很多。

《Through The Valley》,高頻的吉他比較清脆,中頻人聲有層次,吟唱者的氣息容易辨別。像其他低頻為主的音樂我也試了,在目前的骨傳導耳機算是一流水準。
▎續航
由于采用了最新的藍牙5.3,續航也有所提升。

南卡Runner CC3內置電池多大似乎查不到,頻繁使用一天之后,第二天也沒有提示沒電,應該還算不錯吧。官方說的連續聽8小時,我這里沒有精確測試,在測評的一周也沒有連續聽到8個小時,這個任務就交給更專業的大佬去測試了。
▎總結
一段時間的使用下來,我個人的感受是骨傳導耳機絕非真無線耳機的替代品,它是一種補充,在一些低音質就可以滿足的場景使用,相信這個大多數人看完我的這篇體驗后概念已經很明確了。如果你想在公交和地鐵上獨享高音質,那么還是建議搭配一個真無線。

南卡Runner CC3更像是一種形式更為健康的聆聽方式,它告訴你不需要擺脫耳機也能呵護耳朵的健康,并且還親密無間的陪伴你去運動,有這樣一款耳機,雖然無法讓你感受到音樂最細膩的部分,但是它是目前最健康的耳機了。

同時別忘了,它也是一款極具性價比的骨傳導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