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詹姆斯 · 韋布空間望遠鏡捕捉到了一幅關于標志性的創生之柱的郁郁蔥蔥、非常細致的景象。在那里,新的恒星正在稠密的氣體云和塵埃云中不斷形成。這些三維立體的柱狀物看起來像雄偉的巖層,但其滲透性要強得多。這些柱狀物由冷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組成,有時候在近紅外光下呈現半透明狀。
這些柱子看上去像是從沙漠景觀中升起的拱門和尖塔,但卻充滿了半透明的氣體和塵埃,并且處于不斷變化當中。這是一個年輕恒星正在形成的區域,換言之,在它們繼續形成的過程中剛剛從其塵埃繭中破繭而出。
來源:NASA, 歐洲航天局(ESA), 加拿大航天局(CSA), 空間望遠鏡研究所(STScI);Joseph DePasquale, Anton M. Koekemoer, Alyssa Pagan ( STScI ) 。 感興趣的讀者可從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下載全分辨率、未壓縮圖像版本。
1995 年,NASA 的哈勃空間望遠鏡首次捕捉到創生之柱的圖像,使之聲名鵲起。韋布空間望遠鏡對創生之柱的新視角將幫助研究人員通過更精確地確定新形成恒星的數量,以及該區域氣體和塵埃的數量,來改進恒星形成模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對數百萬年來恒星是如何從這些塵埃云中形成和爆發產生更加清晰的理解。
來源:NASA, ESA, CSA, STScI; Joseph DePasquale ( STScI ) , Anton M. Koekemoer ( STScI ) , Alyssa Pagan ( STScI ) . 感興趣的讀者可從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下載全分辨率、未壓縮圖像版本。
在這張由韋布空間望遠鏡的近紅外相機(NIRCam)所拍攝的圖像中,新形成的恒星最為引人注目。這些亮紅色的球體通常具有衍射尖峰,位于塵埃柱的外面。當氣體和塵埃柱里形成足夠質量的結節時,它們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開始坍縮,緩慢升溫,最終形成新的恒星。
那些在柱子邊緣看起來像熔巖的波浪線是什么呢?那些是恒星的拋射物,它們仍在氣體和塵埃中形成。年輕的恒星會周期性地噴射出超音速噴射流,這些噴射流會與物質云發生碰撞,比如這些厚厚的氣體和塵埃柱。這有時也會導致弓形沖擊,形成波浪形圖案,就像船在水中移動一樣。深紅色的光芒來自于噴射和沖擊產生的高能氫分子。這在從頂部數起的第二和第三根塵埃柱上尤為明顯—— NIRCam 的圖像實際上隨著它們的活動而跳動。據估計,這些年輕的恒星只有幾十萬年的歷史。
盡管近紅外光似乎使韋布空間望遠鏡能夠 " 穿透 " 云層,揭示出柱子之外遙遠的宇宙距離,但這幅圖中并沒有星系。與之相反,在銀河系圓盤最為致密的部分,一種被稱為星際介質的半透明氣體和塵埃的混合物,阻擋了我們對更深處宇宙的觀察。
這一場景于 1995 年由哈勃空間望遠鏡首次捕捉,并于 2014 年重新拍攝,但許多其他天文觀測儀器也曾深入觀察過這一區域。每臺先進的儀器都為研究人員提供了關于這一布滿恒星的區域的新細節。
這張裁剪緊湊的圖像位于 6500 光年外的巨大鷹狀星云中。
詹姆斯 · 韋布空間望遠鏡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太空科學天文臺。韋布空間望遠鏡將解開太陽系中的謎團,展望其他恒星周圍的遙遠世界,探索宇宙的神秘結構和起源,以及我們在其中所處的位置。韋布太空望遠鏡是由 NASA 及其合作伙伴 ESA 和 CSA 領導的一項國際計劃。